你以为"轻松健康"真的轻松?他们正被自己"轻松"的业务模式拖进泥潭杠杆股票哪个软件好。
2022年,他们的综合健康服务毛利率高达94%,到了2024年的27.3%。整整跌了70个百分点!这哪是"健康",简直是"健康"的反义词。
更讽刺的是,他们一边高喊"AI+健康"的新故事,一边却在用最传统的方式赚钱——依赖大客户,把健康服务外包给供应商。2024年前三季度,仅两家健康和医药公司就贡献了2.3亿元收入,占总收入的36%。这哪是"健康"平台,简直是"健康"供应商。
最绝的是,他们居然还把齐鲁制药的税务丑闻当"战略伙伴"来宣传。齐鲁制药卷入13亿元虚开发票案,轻松健康却在招股书中"不提"。这波操作,真·"轻松"。
用户规模也在崩塌。两年时间,活跃用户少了2000万!2024年前三季度活跃用户5000万,这数据听起来挺美,但比高峰期少了2000万,说明平台吸引力正在下滑。
更别提他们"去轻松筹化"的转型了。轻松筹时代,他们靠低成本流量入口,现在没了,只能靠烧钱营销。2024年前三季度,6.43亿元收入对应成本3.64亿元,成本占比高达56.6%。这不是"健康",是"健康"的"烧钱"。
再看看他们的AI故事。自称有48项发明专利、34项软著,但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仅5174.8万元,占营收8%。与阿里健康2023年全年18亿元的研发总额相比,简直是九牛一毛。AI技术栈,说白了就是"算法备案+专利墙",落地场景的商业化能力?还没影呢。
再看竞争对手,阿里健康2025财年营收305.98亿元,京东健康营收582亿元,平安健康净利润47.92亿元。轻松健康呢?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6.43亿元,净利润0.77亿元。差距不是一般的大。
说到底,轻松健康现在就是个"无根浮萍"。没有轻松筹的流量入口,没有健康业务的稳定闭环,没有AI的商业化能力,就靠"讲故事"来撑IPO。这哪是"健康",简直是"健康"的"泡沫"。
IPO不是终点,而是开始。但轻松健康这"轻松"的商业模式,怕是要把投资者也"轻松"得一无所有了。
商业模式:通过"轻松保险"平台与36家保险公司合作,提供252款健康保险产品;健康服务涵盖早筛、体检、医疗预约及保健品销售,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15.2%跃升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61.8%。
竞争优势:拥有48项发明专利及34项软件著作权,自主研发AIcare技术栈,包含医疗大模型"轻松问医Dr.GPT";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占比8.0%。
但现实是,这些"优势"在实际业务中,似乎没那么"轻松"。毛利率跌到20%杠杆股票哪个软件好,用户少了2000万,战略伙伴卷入税务风波,AI故事还没讲明白,这"轻松"二字,怕是要成为他们最大的讽刺。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联华证券_正规配资平台排行榜_配资交易平台排行榜观点